晕轮效应
晕轮效应又称“光环效应”、“成见效应”,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了的社会印象,正如日、月的光辉,在云雾作用下扩大到四周,相成一种光环作用。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(或事物)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的看法,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,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“成见”。所以光环效应也称为“以点概面效应”。
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,就会很难感觉到他的缺点存在,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,你的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。“情人眼里出西施”,情人在相恋的时候,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,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,做的事都是对的,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,在对方看来也是无所谓,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。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,在这种心理作用下,你很难分辨出好与坏、真与伪,容易被人利用。所以,我们在社交过程中,“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无”,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,即人的“设防心理”。
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晕轮效应的作用吃了大苦头。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"莫斯科第一美人"的娜坦丽,并且和她结了婚。娜坦丽容貌惊人,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。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,她总是捂着耳朵说:"不要听!不要听!"相反,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,出席 一些豪华的晚会、舞会,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,弄得债台高筑,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,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。在普希金看来,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,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
重点分析一下恋爱中的晕轮心理。有这么一个例子,某女被某电视台副台长的外貌迷住。她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智慧、果断的魅力,于是苦苦向他示爱。后来她才发现此人利用职权,贪污受贿,四处嫖娼。此时这位女子才猛然醒悟。当初她把他的一切都看的十分完美,便是他的外貌起到了晕轮效应。
当自己某一两方面的条件(如长相、职业、家庭、经济收入、社会关系、住房情况等)比较好的时候,会自恃择偶条件优越,对未来的配偶进行过分的挑剔。
当自己被多个异性同时追求,尤其是异性的热烈颂扬面前,有可能飘飘然起来,从
而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。当自己对某一异性产生同情或感激之情时,对自己内在感情的审度也会走样。晕轮心理也可能表现在对恋人的评价上,它的表现同自我评价大致相仿。克服恋爱中的晕轮效应,不妨归纳为“三见”:
一是要有“主见”。当然是正确的主见。有了正确的恋爱态度和恰当的择偶标准,理智水平就会大大提高,择偶过程中因情感波动而产生的晕轮效应就不易产生。恰如摄影时,如光线过强,你可以加滤色镜。恋爱中感情的光线,同样可以通过理智的滤色镜来加以调节。
二是要少“偏见”。对己对人都要做全面的分析。苏东坡诗云“横看成岭侧成风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”只有横向视野而没有纵向视野,或者只有近距离视野而没有远距离视野,都会产生感觉和认识上的偏差,造成择偶和恋爱中的导向失误。必须全面观察、考察一个人,才能较准确的予以评价。
三是要听取“意见”。俗话说: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”。认真听取和分析家长、亲属、朋友等人的意见,集思广益,也会帮助自己获得正确的主见,只是对别人的意见不应盲从,而应“择其善者而从之”。当然对于家长、亲友重金钱、图势力的意见,应不予采纳,而坚持“主见”。
晕轮效应能成就人,也能欺骗人,正确把握晕轮效应,发挥其积极面,防止其负面作用,不仅在恋爱还是处理多种关系时,都是必要的。了解和掌握这个效应,有助于我们克服社会知觉中产生的偏见。
鲇鱼效应
据说,挪威人捕沙丁鱼,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,卖价就会高出许多,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。但种种努力都归失败,只有一艘船却总能带着活沙丁鱼回到港内。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,人们才发现了秘密:鱼槽里放进了一条鲇鱼。原来鲇鱼放进槽里以后,由于环境陌生,自然会四处游动,到处挑起事端。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“异己分子”,自然也会紧张起来,加速流动,这样一来,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沙丁鱼被运回了渔港。后来,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"鲇鱼效应"。
鲇鱼效应在管理心理学中说明了人员流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。人员流动是指一个人所服务的地区、部门、单位发生变化或转移的现象。对于个人来讲,人员流动有助于激发人的干劲和潜力。一个人老是局限在一个单位,难免闭目塞听,思想僵化,盲目自满,长期停留在一个水平上,甚至会产“磨”、"疲"、"油"。流动则会逼人开创新局面,做出新的成绩。许多人都是带着开拓精神流动到另一个单位去的,到了新单位以后往往会大显身手,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。对于群体来说,人员流动有助于激发群体成员的活力和竞争意识,从而提高工作效率。一个单位如果人员长期固定,就少了新鲜感和活力,容易产生惰性。加入一些"鲇鱼"、制造一种紧张空气,自然就生机勃勃了。"鲇鱼效应"给我们的企业管理以及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大有启迪意义。过度理由效应
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:
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,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,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,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,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,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。
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,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,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,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。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,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,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,老人一分钱也不给。
结果,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,认为"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",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。
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"过度理由效应"。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,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,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,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,而且,在寻找原因时,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,因此,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,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。
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,那么,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,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,因此,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,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。
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,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,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、上进,喜欢这份工作,喜欢这家公司;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,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,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,学习是有趣的事。
皮格马利翁效应
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,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,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,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,就给了雕像以生命。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,但是,在现实生活中,由于期望而使"雕像"变成"美少女"的例子也不鲜见。
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:研究人员提供给一个学校一些学生名单,并告诉校方,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,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,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。其实,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。
然而,有趣的是,在学年末的测试中,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。研究者认为,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。
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,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,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,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"你很优秀"的信息,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,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,学习时加倍努力,因而取得了好成绩。
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,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,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。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"不良少年"的标签,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,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"不良少年",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。
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,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,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:"说你行,你就行;说你不行,你就不行"。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,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。
管仲在做齐国的宰相以前曾经负责押送过犯人,但是,与别的押解官不同的是,管仲并没有亲自押送犯人,而是让他们按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,只要在预定日期赶到就可以了。犯人们感到这是管仲对他们的信任与尊重,因此,没有一个人中途逃走,全部如期赶到了预定地点,由此可见,积极期望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多大。
古人说"用人不疑",也就是这个道理,任用别人,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,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。
沉锚效应
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《无声的中国》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:"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、折中的,譬如你说,这屋子太暗,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,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,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,他们就会来调和,愿意开天窗了。”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,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,在心理学上被称为"沉锚效应"。
如你想让你的朋友陪你出去玩,若说:“陪我出去玩好吗?”朋友不一定去。但如果说:“出去走走,随你的便,是去喝咖啡,唱卡拉OK,还是逛书店?”他很可能选定他最喜欢的,如“逛书店”而陪你出门。
再如早上喝豆浆时,如果服务员问:“先生要不要加鸡蛋”,“加”与“不加”即是“沉锚”。但若问“请问先生,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?”则“一个”或“两个”便是“沉锚”了。显然第二个问题更有利于促销,这就是沉锚效应在起作用。
一对未确定关系的情人,如果说“我们相处一段,看是否合适”,就不如说“相互关爱吧,我们能走到一起”具有沉锚效应。
研究沉锚效应是人际交往、谈判与经商不可缺少的课程。
马太效应
《新约·马太福音》有个故事:天国主人要外出,临走前把家产分给3个不同才干的仆人,分别是5000、2000和1000。那个领5000的随即去做买卖,又赚了5000;领2000的也赚了2000,唯独那个领1000的把银子埋到地里。主人回来,对前两位大加赞赏,用原数奖励他们,却把第三位仆人的千两银子收回来奖给了第一位。随后告诉他们:凡是有的,还要加给他,让他有余;没有的,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回来。这就是马太效应。
马太效应即是说一个人有了成绩,出了名,随之而来的好处越来越多。这也是当今社会上常见的心理现象:歌星越唱越有名,越有名出场费越来越高。而一些无名歌手如没有好的机遇,就永远不被人重视。
赵本山本是辽宁铁岭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,他爱唱二人转,但极富幽默表演才干,善于模仿,在当地出了名。后来他的才干被央视知道,让他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演了个小品《相亲》,从此轰动全国。几乎每年春节联欢晚会都有他的节目。他的表演天才和聪明才智又在电视剧《刘老根》中得到成分发挥。赵本山成为幽默界的“国宝”,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。赵本山由一个普通农民成为幽默大师,就是马太效应在起作用。
反之,河南周口的一位农民,初中毕业,不甘心在农村种地,又无一技之长,只好随乡亲到海南淘金。但海南的日子并不好混,他找不到工作,只好与乡亲一起买了部推车,贩卖水果。每天只能挣一二十元,有时水果卖不出去,烂了,还赔钱。于是他总也富不了,住在烂尾楼里,马太效应在他身上也起了作用。
应该说,得益于马太效应的人,并不单单靠机遇,而靠的是心地和本领。赵本山爱农民,有表演天赋,才会闪光,被人发现,越来越红;而那位周口农民厌恶农村,却又无一技之长,只想发财,并无发财之道,自然越来越不景气。
上帝之所以让富者更富,是因为他看准了富者的才智;让穷者更穷,也是发现他“朽木不可雕”,上帝是公正的。
当然我们的分配制度管理机制存在不少漏洞,使有些人钻了空子,越来越富,实干的知识分子反而发不了财,这是马太效应的负面、消极效应。只有法制健全体制合理,才能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面,克服马太效应的消极面,逐步缩小贫富的悬殊,防止两极分化。但无视马太效应的积极面,不鼓动人们的积极性,又是一种失策。